玉米科学

除了袁隆平,我国还有一个杂交玉米之父,决心 

来源:玉米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9-18

除了袁隆平,我国还有一个杂交玉米之父,决心为国家增粮1000亿斤

推荐语:粮食自给充足,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备条件,也是所有行业进步的一个大前提,因而只有把粮食生产稳定了,才有可能让国家立足于世界。

众所周知,我国除了是粮食生产大国外,同样也是粮食进口大国,因为我国有着14亿的庞大人口数量,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巨大。


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粮食消费体量,如果不能在粮食特别是口粮上高度自给自足,严重依赖进口的话,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粮食出口能满足这个需求,进口粮食可以作为补充和调剂,但绝不可能成为满足国人口粮需求的主要解决方案。

所以早在多年以前,我国就有很多的农业科学家,他们为了实现中国粮食“自给自足”的目标而在不断努力着,为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其中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的袁隆平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。


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在我国其实还有一个在粮食生产方面贡献和袁隆平相当的科学家,他的名字叫做李登海。

李登海作为农民发明家,被称为“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”,使他与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齐名,共享“南袁北李”的美誉。公开资料显示,在30多年时间里,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,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。


李登海出生于一个特殊时期,以至于起初中毕业后便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,年纪轻轻的他只能在村里务农为生。

1972年,担任山东莱州后邓村农科队队长的李登海看到一份报告,得知美国玉米最高亩产纪录已达1250公斤。而当时,我国玉米亩产只有100至150公斤。这种巨大的反差深深地触动了李登海,他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培育出属于中国的高产玉米!


但是,文化程度并不算高的李登海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却异常的困难,为此他只能不断的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,了解有关培育粮食方面的各种知识,缩小自己和行业专家的差距。

通过努力,李登海获得了去莱阳农学院进修的机会,这也成为了李登海命运转折的一大拐点。

经过不断的努力研究后,1979年,李登海培育出了“掖单2号”紧凑型品种,创下我国夏玉米单产776.9公斤最高纪录。此后品种经过不断优化,玉米产量上升到了824.9公斤、962公斤、1096.29公斤!开创了我国1亩地可以养活4个人的新纪元,李登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

作为农民企业家,李登海有着奋斗以及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,70岁的他仍在一线继续努力着,决心要为国家再增1000亿斤粮食!李登海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贡献巨大,值得我们由衷地敬佩。

上一篇:新疆玛纳斯:5.5万亩制种玉米开镰收割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