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科学

京郊春耕在即 农家卖玉米脱粒备肥 

来源:玉米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3-08

新京报讯(记者 赵利新 王巍)3月6日,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、延庆区沈家营镇发现,有村民将储存了一冬的玉米穗脱粒,并在家现卖,村民们告诉记者,今年玉米产量、价格比去年微增;也有村民用卖玉米的钱,购进牛粪、化肥、种子,准备四月份的春耕。

京郊村民家忙着脱粒玉米。新京报记者 王巍 拍摄 制作

60岁“大姐”刘春平的院子,在延庆区永宁镇营城村山边上。6日下午,记者来到刘春平家门前的时候,西边山上的太阳,正将阳光铺在展开的玉米粒上,十来个头戴遮阳帽、脸上捂着面罩的农民,用锨将地上堆着的玉米粒,一锨一锨装进袋子里。隔着一条路,都能听见锨、簸箕剐蹭水泥地面的声音。

“今年收购价在每斤一块三毛钱左右,比去年这时候多了一点。”刘春平见有外人来问,揭开面罩,黑里透红的脸庞上,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。她告诉记者,帮忙装玉米的,不是自己家人,是收购玉米的人。“现在流行这样,什么时候卖,什么时候脱粒。”一位埋头给袋子扎口的中年妇女接过话来,“这样能对种玉米的方便,要不然,这几千斤玉米,光靠种地的几个老人,怎么装得完啊。”

刘春平家正忙着把玉米粒装进袋里。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

一台小型脱粒机,比缝纫机机身略大一些,约有一根玉米穗长的滚筒上,还冒着热气,滚筒外沿摸起来滚烫。“我们是用自家的机器脱粒的,将玉米穗放进滚筒里,籽粒就会滑出机外。你看,从这个小管道进去,再从这个小口出来。”刘春平用手比划着手动式脱粒机的运作过程,自家的五亩玉米,收了六七千斤,都是这样一根一根脱粒出来的。

在刘春平房门前的40里地之外,70岁的梁铁锁,一个人在一块平坦宽阔的农田里撒粪。梁铁锁是延庆区沈家营镇八里店村的村民,他家有四亩地,这40年来一直种着玉米,“以前在生产队那会儿,一亩地就产几百斤玉米,当时有一个说法,‘三步一棵苗',就是说,走三步,才能见到一棵苗。现在,每25公分,就能长出一棵苗,而且亩产量能有一千六七百斤;雨水大的年头,能一亩地产两千斤。”

地里正在备耕,准备下个月播种。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

梁铁锁的三轮电动车上装了满满一车牛粪,他说这一车粪,要花10块钱,这四亩地,用了三十车粪;自家的玉米前段时间脱完粒了,已经买好了种子、肥料,准备下个月播种。梁铁锁的手心,因为握锄头太久已经沁出汗珠,“粮食产得多,一是政策,二是科学。你说,是不?”

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影 王巍

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郭利

上一篇:瞭望 | 作为我国生产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,玉米
下一篇:没有了